最新資訊
- 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使用現場 01-11
- 煙臺生物質顆粒機客戶使用現場 05-15
- 蒜皮蒜桿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14
- 黑龍江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09
- 金格瑞顆粒機專精特新企業 05-09
在山東省巨野縣各個村莊里,都有一處秸稈收購點,一個個打捆成型的小麥、大蒜秸稈“包裹”齊整地碼放在一邊,很是別致。
很多村民都說“我活了這么大歲數,第一次聽說麥稈兒也能賣錢!”村民們手里拿著成百的現金,話語間掩飾不住的喜悅。
巨野縣營里鎮是農業大鎮,每年小麥種植面積有2萬畝,大蒜5萬畝,而辣椒和棉花的種植總面積超過6萬畝。
每年農忙過后,如何有效地處理收割后的農作物秸稈,曾經是當地面臨的難題,其中以辣椒和大蒜秸稈較為“棘手”。
秸稈,其實是錯了位的資源。在外務工的一個年輕村民邢然浩聽說了秸稈綜合利用補貼政策,毅然決然的回村創業,他之前也是考慮了很久,秸稈能不能做成生物質燃料?經過多次考慮,考察市場,觀察政策,最終買了套秸稈顆粒機生產線,可以將將小麥、棉花等秸稈加工成生物質顆粒燃料,辣椒、大蒜、大豆等秸稈可也加工成顆粒。
秸稈經過破碎、粉絲、除塵、制粒、冷卻等10余道工序,只需10分鐘就能生產出秸稈顆粒燃料,日產10余噸。
小麥秸稈加工成的如小拇指大小的顆粒燃料,別看它們樣貌平平無奇,里面卻蘊含著“大能源”。
這種顆?;斩捜剂辖涍^粉碎和高溫壓縮后,只有原來體積的十分之一,易于儲存、運輸。燃料在燃燒過程中不產生一氧化碳,殘留低于5%。秸稈燃料屬于新型可再生潔凈能源,原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秸稈顆粒機讓越來越多的村民認識到了秸稈的價值。
據統計,2019年到2021年,巨野縣營里鎮年秸稈收購量約40000噸,綜合利用率超過90%。
綜合來看,營里鎮探索的這種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模式,帶來了多重效應,實現了環境有改善、群眾有收入、企業有收益,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目前,巨野縣已初步形成了秸稈直接還田、秸稈肥料化利用為主,秸稈過腹還田、秸稈腐熟、沼氣發酵、食用菌基料、秸稈生物發電、秸稈腐熟生產有機肥、秸稈轉化為生物質新能源、零甲醛秸稈壓縮成木工板等為輔的綜合利用方式,帶動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