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 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使用現場 01-11
- 煙臺生物質顆粒機客戶使用現場 05-15
- 蒜皮蒜桿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14
- 黑龍江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09
- 金格瑞顆粒機專精特新企業 05-09
安徽宿松:“廢棄”秸稈變身新能源
時間 : 2021-09-27瀏覽量 : 287
安徽省宿松縣是農業大縣,耕地面積95萬畝,每年產生各類農作物秸稈40余萬噸。近年來,宿松縣大力推廣秸稈生態利用,“廢棄”秸稈變身新能源,開啟綠色農業循環發展新模式。
9月,是高粱收獲的季節,在宿松縣各村高粱種植基地里,村民們搶抓農時收割高粱,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收獲的高粱秸稈被送到新能源公司,那是一家經環保部門批準的利用秸稈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的民營企業。
走進公司廠區,堆積如山的秸稈,格外引人注目。“我們公司年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要‘吃掉’20萬噸的農作物秸稈,每年可直接增加農民收入300余萬元,‘變廢為寶’,讓農民得實惠?!痹摴矩撠熑嗽S武生說。
據了解,近年來,宿松縣堅持將碳減排作為重要工作模塊嵌入鄉村振興整體布局,探索采用優質新能源,以順應新形勢下碳減排工作要求,實現經濟發展與綠色低碳發展無縫銜接。
秸稈顆粒機生產的生物質顆粒燃料恰是取代煤減少碳排放的一種新型燃料。
9月份以來,該公司共回收4000余畝高粱秸稈1900余噸,預計到年底共回收高粱秸稈、黃豆秸稈、水稻秸稈10萬余噸。
時下,走進宿松縣各鄉鎮,正在耕地和稻田作業的秸稈粉碎打捆機、夾包機和運輸車輛隨處可見。
收割秸稈、運輸秸稈、收購秸稈、加工秸稈……
在安徽省宿松縣,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并成了綠色產業的“香餑餑”,正引領著當地農民在綠色經濟發展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秸稈顆粒機讓“廢棄”秸稈變身新能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