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 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使用現場 01-11
- 煙臺生物質顆粒機客戶使用現場 05-15
- 蒜皮蒜桿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14
- 黑龍江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09
- 金格瑞顆粒機專精特新企業 05-09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 秸稈綜合利用變“生態包袱”為“金色財富”
時間 : 2023-07-25瀏覽量 : 225
小麥顆粒歸倉之后,如何處理小麥秸稈成為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的難點問題。連日來,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以秸稈綜合利用市場化、產業化為主線,通過政府主導、政策引導、市場帶動、產業驅動、多方參與等方式,促進秸稈轉化利用增值,切實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促進農民節本增收和農業產業循環可持續發展,將“生態包袱”變成“金色財富”。
“以前小麥收完后,地里的小麥秸稈處理起來很麻煩。今年,我種的5畝小麥收完后,合作社直接將小麥秸稈打捆回收了,特別方便?!辨傇h城關鎮原鄭村村民張愛霞高興地說。
“我們合作社牛存欄187頭,流轉土地種植玉米、甜高粱等優質飼草300多畝,目前這些飼草已經不能滿足養殖需求。小麥收割時節,我們以每捆10元的價格大量收購小麥秸稈,每天回收量在1000捆左右?!辨傇h名眾生態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鵬說。
昔日無處安放的農作物秸稈,如今成了“香餑餑”。據鎮原縣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趙強介紹,小麥秸稈揉絲打捆后,柔軟無硬核,提高了適口性,便于牲畜消化吸收,同時也有利于秸稈離田、搬運、貯存,確保秸稈資源化利用。
近年來,鎮原縣積極探索秸稈“五料化”利用的有效途徑,形成了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產業化格局,累計建成秸稈收儲服務中心4處、秸稈青貯及秸稈飼料化利用中心2處,在縣域內構建起全覆蓋的農作物秸稈“收-儲-運-用”長效運營機制。
通過“養殖企業+農業經營主體+農戶”“專業化收儲企業+養殖場戶”秸稈飼料化利用模式,實現了秸稈就地轉化,提升了秸稈飼料化利用效果,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標簽:
上一篇: 秸稈顆粒機,讓廢棄秸稈煥發新生!
下一篇: 湖北陽新持續推進農作物秸稈“五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