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 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使用現場 01-11
- 煙臺生物質顆粒機客戶使用現場 05-15
- 蒜皮蒜桿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14
- 黑龍江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09
- 金格瑞顆粒機專精特新企業 05-09
中國經濟時報:未來,我國應該如何利用秸稈,撿回另一半農業?
尹成杰:當前,由于我國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不完善,綜合利用技術研發水平落后,秸稈利用研究與推廣脫節,大量寶貴的秸稈資源沉睡、廢棄和流失,每年至少還有2 億多噸秸稈沒有開發利用,已經利用的也是粗放的低水平利用。
研究結果表明,農業投入要素50%左右轉化為農作物秸稈。也就是說,秸稈資源的浪費,實質上是耕地、水資源和農業投入品的浪費。因此,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把各類農作物秸稈“吃干榨盡”和轉化增值,是我國現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課題。秸稈燃料顆粒機助力撿回另一半農業。
1988年,世界上第一座農作物秸稈燃料顆粒機生物燃燒發電廠在丹麥誕生。此后,為建立清潔能源發展機制,調整能源發展和利用結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丹麥進一步加大了生物質能源和其他清潔可再生能源的研發利用力度。在政策的推動下,到2006年,丹麥已建立了130家農作物秸稈發電廠,此外,還有一部分燒木屑或垃圾的發電廠也能兼燒農作物秸稈?,F在,以農作物秸稈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已占丹麥能源消費量的24%以上。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雖然在這些領域分別開展了秸稈的開發利用,但綜合利用水平還比較低。
仍以秸稈發電為例。我國秸稈發電起步較晚,目前仍屬起步階段。2005年,我國首個秸稈燃料顆粒機生物燃燒發電廠在河北省晉州市開工建設,此后,河南、安徽、江蘇等地也紛紛上馬了秸稈發電廠項目。
實際上,秸稈綜合利用符合循環經濟減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環的原則(稱為3R原則),能實現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目標,是我國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要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作為重要切入點,加強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大力發展秸稈燃料顆粒化、飼料化、肥料化、發電、秸稈建材、秸稈沼氣和秸稈食用菌。
在思想認識上,實現秸稈從傳統農業副產品向重要農產品的轉變,在利用方式上,實現秸稈從簡單利用向綜合利用的轉變,在利用機制上,實現秸稈從自給自足利用向商品化利用的轉變,在管理辦法上,實現秸稈從粗放管理向加強科學管理的轉變等“四個轉變”。秸稈燃料顆粒機助力撿回另一半農業。
上一篇: 擴大秸稈燃料顆粒機發展空間的小妙招
下一篇: 秸稈燃料顆粒機不出顆粒怎么辦?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