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 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使用現場 01-11
- 煙臺生物質顆粒機客戶使用現場 05-15
- 蒜皮蒜桿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14
- 黑龍江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09
- 金格瑞顆粒機專精特新企業 05-09
預計到2020年,東北地區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率將達到80%以上,50%重點縣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黑龍江省正通過玉米秸稈肥料化、能源化、飼料化等“五化”方式,促進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讓地里的“草”變成產業的“寶”。
統計顯示,2017年東北地區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72%,較上年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預計到2020年,東北地區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率將達到80%以上,50%重點縣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盡管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受多種客觀因素限制,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處理仍面臨機械力量不足、綜合處理水平不高、市場化程度不夠等問題,焚燒秸稈現象仍偶有發生。
“五化”變廢為寶
玉米秸稈不讓焚燒,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本文了解到,多地正以能源化、肥料化、飼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等秸稈“五化”利用為指導方向,促進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利用水平提升。
將一堆堆秸稈原料送入投料口。在機房內,兩臺大型秸稈發電機轟隆作響,工作人員正在操作臺監測著機組的運行情況。
“以前老百姓送玉米秸稈積極性不高,電廠沒有足夠的燃料,是一個‘雙輸’的局面?!?018年企業借款給當地農業合作社,支持合作社收集運送秸稈,加上玉米秸稈禁燒形勢,企業的原料得到了充分供應?,F在企業年可消耗玉米秸稈30萬噸左右,月發電量達2000萬度。
除了發電,還可以將玉米秸稈直接粉碎還田“變廢為肥”。我們2018年玉米秸稈還田量達到1萬多畝。為了實現玉米秸稈還田,近年我們合作社投資200多萬元,新購置了包括整地設備等在內的新機械。
在富錦市,一處萬噸級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循環利用項目正在建設。項目經理袁浩介紹,該項目計劃投資2.3億元,年處理玉米秸稈量可達10萬噸,年產生物質炭基肥料10萬噸。
飼料化利用也是玉米秸稈處理的重要方式。
在湯原縣養殖專業合作社,一臺打包機僅用一分鐘左右,就將一個圓柱形玉米秸稈塊添加好益生菌,并用藍色薄膜覆蓋打包好。合作社理事長王金山介紹,玉米秸稈經過這種方式發酵處理,便成了牛的優良飼料,合作社年可消耗秸稈500~700噸。
綜合利用仍存難題
一方面利用政府補貼,一方面依靠市場供需,黑龍江省采用“雙輪”驅動方式推動秸稈處理,已經取得明顯效果。
湯原縣農業局副局長張明軍介紹,湯原縣已爭取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利用試點縣的補助資金1000萬元,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將采取“以獎代補”形式進行資金補助。
肇東市農業局局長劉鐵波說,2018年全市利用政府債券拿出1億元資金用于玉米秸稈顆粒機壓塊站等項目的補貼,鼓勵燃料化利用。
各類補貼,調動了市場化主體參與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處理的積極性,但受多種客觀條件限制,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利用仍存在一些難題。
比如,玉米秸稈顆粒機全量化還田是玉米秸稈肥料化處理的一種基本方式,但調查中發現,農民生產成本增加、機械力量不足等成為了一些地區玉米秸稈全量還田的重要制約因素。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17年東北地區還田總面積達到1.23億畝,但東北地區耕地總面積超過4億畝,二者差距不小。
在位于富錦市的喬楚種植家庭農場,8000畝稻田產生的秸稈2018年全部實行粉碎拋撒還田。
“玉米秸稈粉碎還田必須要粉碎拋撒均勻才行,否則影響來年播種。”農場負責人喬志國介紹,農場為使玉米秸稈全量還田,購買了處理機械,加上人工、燃油等,每公頃成本增加1000元左右。
正是由于秸稈綜合處理成本較高、收益受限,純粹的市場化模式相對較少,對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較大。依蘭縣利民秸稈回收有限公司負責人蘇堯就表示,企業享受每噸100元的秸稈處理補貼,如果沒有補貼,企業效益會下降一半,肯定不能做得太大。
對此,一些基層干部認為,通過補貼帶動秸稈綜合利用,是目前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處理中的重要模式,但同時也容易讓一些主體產生“有補貼就上,沒補貼就撤”的短期行為,需要在市場化與政府補貼之間找好“平衡點”。
構建多贏局面
有關人士認為,從長遠看,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處理要以政府引導為組織手段,以行之有效的市場化商業模式為基礎,以科學有效的利用技術為支持,構建一套運行有序、完善的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利用體系,促進政府、農業經營主體、市場主體“多贏”局面的形成。
一是保持政策支持力度。基層干群認為,應采取疏堵結合等方式,加大有關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多元化補貼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力量、探索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處理機械區域協調制度等方式,幫助玉米秸稈處理度過“過渡期”。
尤其是對于部分企業過于依賴政府補貼問題,可采取以獎代補、稅收減免等方式,促進優質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處理企業和項目良性發展,避免項目盲目上馬。
二是及時疏通市場主體的“瓶頸”。有關人士建議,可建立穩定的資金投入渠道,有針對性地引進社會資本力量,幫助有潛力的企業及項目融資。同時加大對秸稈綜合利用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項目立項、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促進通過科技手段產生有競爭力的項目。
三是統籌利用好機械力量。對于部分地區機械力量相對不足,在適度加大機械補貼力度的同時,可探索秸稈綜合處理機械區域協調制度,加強墾區和地方縣市之間秸稈處理機械的跨區域流動。同時以適度規?;洜I為抓手,整合機械力量資源。
四是因地制宜制定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利用方案。在目前已經采取系列措施的基礎上,將確有秸稈處理難度的地區劃為綜合處理“緩沖區”。可將實在無法處理的秸稈集中放到村屯指定地區,防止出現因秸稈無法處理影響春耕生產等情況。
上一篇: 海南2020年將實現秸稈全面禁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