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 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使用現場 01-11
- 煙臺生物質顆粒機客戶使用現場 05-15
- 蒜皮蒜桿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14
- 黑龍江哈爾濱玉米秸稈顆粒機生產線使用現場 05-09
- 金格瑞顆粒機專精特新企業 05-09
玉米秸稈顆粒機燃料從去年秋季以來,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把有效解決玉米秸稈露天焚燒工作當成事關生態安全、事關群眾福祉的重要工作任務,超前謀劃部署,細化分解職責,逐級落實包保,在第一個“窗口期”嚴格全時全域禁燒,未著一把火、未冒一處煙;第二個“窗口期”高標準完成秸稈除地和防火隔離帶點燒,成功實現春耕生產和森林防火高質量開局,打贏了一場玉米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的全民攻堅戰。
超前發動“萬顆子”匯成“一盤棋”。
迎著春日暖陽,4月10日,記者來到了愛輝區璦琿鎮。沿路望去,已完成深松整地的黑土地上,覆蓋著粉碎后的玉米秸稈碎渣,像是鋪上了一層金色的“棉被”。
“從去年秋到現在,我們鄉鎮干部走村入戶宣傳秸稈離田還田好處,逐家簽訂‘禁燒責任狀’,得到了群眾的積極響應,全鎮16.2萬畝的秸稈全部完成滅茬,全鎮未發生一起私自點燒秸稈事件。今年春播后,留在地里的這層秸稈‘棉被’將會逐漸腐爛變成有機質,為豐產豐收打個好底兒?!杯a琿鎮副鎮長吳睿告訴記者。
早宣傳、早發動,全市上下“一盤棋”。
從懸掛玉米秸稈禁燒宣傳橫幅到宣傳教育進村屯、林區、農戶家中、田間地頭,我市緊緊圍繞玉米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將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及私自露天焚燒玉米秸稈應負的法律責任、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方法等宣傳到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同時,充分發揮報紙、電視等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不斷強化農村群眾法制觀念和環保意識,著力引導廣大農民牢固樹立不敢燒、不能燒、不想燒的意識,由被動禁燒變為主動利用,在全社會營造露天焚燒玉米秸稈可恥、綜合利用玉米秸稈光榮的良好氛圍。
濃煙不再“不敢燒”變為“不愿燒”
記者從璦琿鎮至上馬廠鄉途中,春風輕拂,碧空如洗,打開車窗深深吸口氣,感覺胸腔中溢滿了清新。面對這樣清爽的好天氣,西山后村村民車貴河高興地說:“玉米秸稈已經沒人燒了,根據鄉里統一安排進行離田還田處理,自己不掏一分錢。跟往年這個時候比,空氣真的好多了?!?br/>
自玉米秸稈禁燒攻堅戰打響后,我市建立禁止農作物玉米秸稈露天焚燒聯席會議制度,實行黨委、政府雙網格長制,定人、定責、定區域、定時間、定要求,各級黨委政府、種糧大戶、農戶層層簽訂玉米秸稈禁燒工作目標責任書、承諾書,“人盯人、人盯地、人盯林、人盯秸稈”層層壓實責任,構建出縱到底、橫到邊的有效解決農作物玉米秸稈露天焚燒網格化管理體系。
點草成金“一把火”變成“一沓錢”
從去秋到今春,愛輝區四嘉子鄉大烏斯力嘉興現代農機合作社的理事長蓋永峰和社員們可忙壞了,先后完成了四嘉子鄉、上馬廠鄉的150公頃的玉米秸稈離田處置作業,收獲了2000 多捆的玉米秸稈卷。望著堆得如小山一般高的玉米秸稈卷,蓋永峰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以前我們沒法整,就往地里一堆,一把火燒了?,F在好了,打包好的玉米秸稈賣給周邊養殖戶作飼料,既不污染空氣,又能增加收入。”
玉米秸稈禁燒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是留住黑河藍天白云和清新空氣、造福全市人民的重大舉措。玉米秸稈禁燒,“禁”不是唯一方法,更不是唯一目的,必須堅持堵疏結合、分類施策,找到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的長遠出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在政府大力倡導和優惠政策的吸引下,一些社會有識之士已經加入到了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的大軍中。嘉興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蓋永峰購買了7 臺大型秸稈雜草離田處置農機,不僅幫助周邊農戶進行玉米秸稈離田,還成功申報了玉米秸稈顆粒壓塊燃料站項目,通過享受政府補貼政策,購買了設備、建起了廠房,一天就能生產出50 噸的壓塊燃料。他說,玉米秸稈禁燒是我們守護綠水青山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們應盡的社會責任。春夏季我們和洗衣店、浴池等中小企業合作,推廣壓塊燃料。秋冬季幫助鄉親進行玉米秸稈離田,為周邊養殖戶提供飼料,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綠色產業鏈,這也是我們新型農民走農業高質量發展道路的一個具體體現。
為推進玉米秸稈顆粒機顆粒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多元轉化綜合利用,我市還根據市場導向,引導農戶簽訂還田作業、打包出地合同。特別是建立了以玉米搶早收獲為前提,以玉米秸稈還田為主,燃料化、飼料化和打包離田為輔,其他利用方式為補充的玉米秸稈綜合利用黑河模式,探索出一條適用于高緯寒地氣候、種植習慣特點的秸稈綜合利用新路徑。
同時,加強玉米秸稈顆粒機綜合利用產業項目建設,不焚燒、零污染,空氣更清新、土壤更肥沃,農民的腰包也更鼓了。如今,“變廢為寶”理念已經深入到廣大農民的內心,玉米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的好處正在充分顯現,黑河玉米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走出了一條“點草成金”的新路子。